業(yè)內人士:今年制造業(yè)削弱 預計將有密集政策出臺
“2019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”于2019年1月5日-6日在上海舉行,論壇由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、虹口區(qū)人民政府主辦,主題為:大國博弈下的中國抉擇。中心證券首席經濟學家、論壇副理事長諸建芳出席并發(fā)言。
其表示今年投資最關注的就是制造業(yè),去年一個是國內政策方面,控制風險因素對投資的影響。另外一個是外部預期方面影響。去年制造業(yè)投資是持續(xù)回升,而且是很強狀態(tài)。但今年有可能會削弱,一個是從企業(yè)盈利角度,另外是預測方面的狀態(tài)。
尤其是外部環(huán)境需求削弱,對于投資壓力還是比較明顯,此外,經濟下行比較大。諸建芳預計,現在政策已經開始加大力度調整,會有更大力度更密集的政策出臺。
以下為發(fā)言實錄:
諸建芳:從2018年經濟下行來看,主要是內需走弱為主導,外需實際上出口,前面數據是相對比較強,是有一個預期狀況,有搶跑因素在里面。到2019年看,外需它的壓力會顯現出來,這里面不光中美貿易摩擦帶來影響,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也會對外需造成壓力。
內需部分,實際一定程度上是有政策主動調節(jié)成分,去年大力度去杠桿因素,對內需構成了壓力。這里短期增長帶來了壓迫,意味著經濟出現壓力以后,今年要主動調整政策,包括全面降準政策。內需為什么走弱,除了政策因素,還有最近十年經濟增長放緩帶來收入增長放緩,對消費削弱,2015年之后房地產加杠桿以后,對當期消費有影響,這個會延伸到2019年。從投資來看,今年較去年也是有變化,去年非常突出體現融資方面,快速回落帶來壓力。這一部分無論是技術還是政策刺激力度不會很大,因為我們經濟總量很大了,去年有90萬億,如果這一部分政策刺激和支持力度沒有數量級提升,帶來效益會有削弱在里面。
今年投資最大關注變化,就是制造業(yè)。去年一個是國內政策方面,控制風險因素對投資的影響。另外一個是外部預期方面影響。去年制造業(yè)投資是持續(xù)回升,而且是很強狀態(tài)。這個是所有數據當中,是比較強的。但是今年有可能會削弱,一個是從企業(yè)盈利角度,另外是預測方面的狀態(tài)。尤其是外部環(huán)境方面,需求的削弱,這些都有可能帶來制造業(yè)投資提升,在整體投資中占1/3,如果這個放緩,對于投資壓力還是比較明顯。所以我們預計現在政策已經開始加大力度調整,實質上已經能夠感覺到,我們也會預判到經濟下行比較大,政策才會有更大力度更密集出臺。
風險來看內外兩個部分,國際來看地產在產業(yè)當中重要性,地產調整狀態(tài),如果是風險這是一個風險點。海外經濟放緩,從高點來說,美國經濟在高點,調整方向是兩種,一種是溫和調整,這個沖擊力不是很大,如果調整力度比較大,急劇調整帶來的影響是全球性的。這里面不確定性很大,不見得什么路徑走。
政策角度前面幾位提到,一個是財政政策,財政政策有很大空間就是減稅,支出角度財政赤字稅,窄意義不會突3%,短意義來說是可以做得更多一些,支持現在經濟下行逆周期調整。但是現在從可持續(xù)性來看,實際上空間不是很大,雖然我們全球金融危機有財政赤字迅速上升,但是后面開始平穩(wěn)下來。最近五六年當中,每年有兩個百分點速度上升?紤]到隱性部分,這個財政比例上升是比較快。如果考慮到這些風險因素,空間是相對來說有限,除非進行大調整,倒逼機構改革。
貨幣降息已經做了,我們現在最大問題實際上是融資難融資貴最核心,這兩個更緊迫是融資難更緊迫,從資金可得性方面更大一點。融資這個問題,在經濟下行過程當中,微觀來看也是有很大風險。銀行角度信貸投放出去,一定是考慮到風險這一部分覆蓋。如果單純降低,也是很難做到比較好效果。否則雖然解決眼前風險,但是會帶來新風險。所以要解決傳導機制,能夠把新的投放出去,資金價格在市場情況和微觀當中,風險因素當中確定資金價格。
從央行利率引導來看,從市場化行為來說已經開始做利率方面調整,如果存貸款基準利率會不會掉,這是不確定。市場化角度來說,這個是需要淡化,或者是需要選擇以市場方式引導,所以這里面還是有比較大的層面。降準實際上從數量跟價格兩個功能監(jiān)督,因為你是不斷把降準往下調,資金相對來說對銀行來說是比較穩(wěn)定的,對配置來說是起穩(wěn)定因素,效果是好。
存款準備金利率比較低,但是如果短期這里面降準就意味著數據資金比成本資金低,會促使銀行如果降低貸款利率,正好提供比較好的空間,這個政策雖然是數量級,但是已經具備包含價格政策因素在里面。
2、本網未注明或轉載的,是為廣大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僅供讀者參考。
3、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(lián)系。